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攀升,ESG绩效已成为汽车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关键“通行证”,对车企的资本市场表现和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新势力领军车企的小鹏汽车,2025年3月交付新车33,205台,连续5个月交付量突破30,000台,销量保持稳健增长的势头。在ESG方面,小鹏汽车同样表现不凡,不仅连续五年MSCI ESG评级领导者,更是国内首家公开披露范围三分类明细数据的新势力车企,在赋能供应商碳减排方面也是可圈可点。
近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4年ESG报告,展现其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承诺、行动和成效。同期,碳衡科技有幸邀请到小鹏汽车的ESG和双碳负责人李基权以“对话链主企业·共探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为主题进行采访。
让我们结合最新ESG报告的关键绩效数据,一起来了解小鹏汽车是如何减碳提速,驶向绿色未来。
01. 从5组数据看小鹏过去一年的进展
在ESG报告中,CEO何小鹏把“将‘科技+可持续’作为企业行稳致远的航向标”写在开头,奠定了小鹏汽车将“可持续”与“科技”并列融入企业基因的发展基调。
产品降碳:全年产品全生命周期较燃油车减碳逾311万吨
小鹏汽车每年都会对旗下全部车型的整车产品开展碳足迹评估,涵盖原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2024年,小鹏汽车以单车能耗降低5%为目标,持续推动节能减排。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生产的电动车全生命周期减排二氧化碳逾311万吨。
2024年小鹏汽车各车型产量加权计算后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192.35g CO₂e/km,相比同类型的燃油车平均低29.1%~42.7%。
优化能源结构:光伏用电占制造基地总用电量的29%
小鹏汽车将扩大自身运营中的清洁能源占比作为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2024年,肇庆基地和武汉零部件基地分别在11月和12月完成了光伏新增铺设,使得小鹏汽车的光伏装机总量提升了72%,达到80.7MW。
小鹏汽车各制造基地通过定期清洁光伏面板和日常维护等措施,提高光线透射率,进而增加发电量。肇庆基地通过专项技术改造,将光伏接入线路从3条增加到6条,光伏消纳率从50%提升至75%。
“小鹏汽车昆明世博园服务中心”是小鹏汽车首家采用光伏发电的门店。2024年该门店共计发电343万千瓦时,总共减少了1,877吨二氧化碳排放。
2024年,小鹏汽车的光伏项目通过采用余电上网模式,将17,800兆瓦时的绿色电力输送回区域电网,减少区域超过9,700吨的碳排放。
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清洁能源使用量达25,718兆瓦时,光伏发电量43,544兆瓦时,光伏用电占制造基地总用电量的29%。
节能降碳:节约用电500,000kWh,OT屏能耗降低了50%
广州的北区基地通过降低压缩空气生产压力、优化总装PDI空调用冷方式,共减少耗电378,000kWh。报告期内,肇庆基地通过电房空调安装智能控制器,共节约用电500,000kWh。
鉴于智能工厂中可视化屏幕和生产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小鹏汽车根据屏幕的不同功能(如OT屏、安灯屏等)和机器人的作业时长,进行了专项优化,其中OT屏的能耗降低了50%。
生态设计降碳:单车减少700kg碳排放;自产退役动力电池和电池包回收率超95%
小鹏汽车以原材料降碳为出发点,重点推进材料重复利用或拆解回收,以及低碳替代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小鹏汽车已开展铝板闭路循环回收利用项目,该项目可将单车生产过程中原铝消耗量降低40%,单车减排约700千克二氧化碳,是国内首个铝板闭路循环回收利用示范工程。截至2024年底,在G6、X9以及P7+车型的一体压铸部件中,我们已采用约40%的回收材料,成功实现了约30%的碳减排。
此外,小鹏汽车已建立全流程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流程并明确各环节的明细权责。2024年,小鹏汽车自产退役动力电池和电池包回收率大于95%,累计回收电池包超690个。
绿色物流:减少127.3万个塑料袋使用,提高物流运输的新能源车占比
🟢 绿色包装
小鹏汽车大力推进循环包装的应用(如欧标塑料箱、围板箱、金属箱、料架等),对于必须使用的包装内衬,坚持选用环保且易于回收的绿色材料。2024年,小鹏汽车通过优化零部件布局和包装内材、提高实装率、取消独立塑料袋包装等措施,共减少127.3万个塑料袋使用。同时,小鹏汽车积极推动供应商进行包装改善,在报告期内,通过UDS备件包材招采项目推动2家供应商的6个产品实现带包装到货,并要求3家供应商的标准包装容纳数(SNP)由1调整至3,有效降低供应链的包材使用量。
🟢 绿色物流
小鹏汽车通过新能源车替换、提高运输车辆的满载率、调整水路和铁路运输的比例等措施优化运输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此外,小鹏汽车制定的《物流规划白皮书》中提出了多项要求推动物流绿色化。在报告期内,小鹏汽车鼓励供应商提高运输车队中新能源车的占比,并通过与国际物流海运供应商合作,探讨了包括使用生物质燃料在内的多种减碳方法,以实现更低碳的国际整车物流运输。
🟢 场内绿色运输
自2023年起肇庆基地即使用新能源无人牵引车进行工厂内配送。报告期内三大基地厂内新增物流设备及现有设备均已实现纯电动化。
02. “分层赋能”破解供应链降碳管理难题
除上述5组数据外,小鹏汽车在最新发布的ESG报告中披露了一组非常重要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不仅披露了范围三排放的总量,小鹏汽车还详细盘查了范围三类别1、类别4、类别6、类别7和类别11的碳排放并进行了分项披露。
正如李基权所言,汽车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皇冠,复杂程度非常之高,做范围三是非常“老大难”的问题。小鹏汽车目前已开展全价值链碳管理活动,完善碳排放范围三核算工作,并积极开展供应链ESG赋能工作。
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获取与制造环节。然而,多数上游供应商受限于技术能力与认知水平,难以满足全球日益严格的低碳法规要求。2024年,小鹏汽车的调研结果显示,62%的供应商对“ESG/双碳”概念认知不足,尤其在碳排放数据收集方面存在困难。为突破这一行业瓶颈,小鹏汽车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碳衡科技启动了“供应商碳赋能计划”,通过“培训+协同+定制”的模式,系统性提升供应链的碳管理能力,助力构建绿色产业生态圈。
“我们发现在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里,90%都是中小型的,因此我们在推动碳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同时会重点考虑如何支持中小零部件合作伙伴们去应对挑战,于是我们提出了‘分层赋能’的方案。”李基权表示。
第一层是广范围的赋能培训,让他们了解基础概念;第二层是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针对重点行业供应商,比如钢铁,让他们对碳管理的理解更深入;第三层就是定制化现场调研,通过现场调研和访谈,帮助供应商伙伴了解经营过程中的碳风险和机遇,以及如何通过降碳实现降本增效。
“小鹏汽车在供应链阶段,特别是在供应商准入阶段就非常鼓励供应商们去主动披露低碳认证和低碳数据等工作,我们在取得数据的同时,也会进行‘数据反哺’,让供应商伙伴了解他们的数据在行业里面的水平,并帮助他们系统性提升碳管理能力。”李基权认为,除了供应商伙伴向下游输送碳数据外,链主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反哺也非常重要,只有形成流动的“数据活水”,才能打造真正的绿色供应链。
03 小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期待小鹏汽车在不断创新和实践中,为我们描绘更具本土化特色的新能源车企绿色转型实践路线图。
*本文数据和实景图片均源自小鹏汽车2024年ESG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