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1.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2.工信部:部署产品碳足迹核算等三大绿色低碳行动,明确未来三年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
3.工信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4.北京市发改委:将以资金鼓励当年度实现碳中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用能单位等主体
5.四川省生态厅等十四部门:印发《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6.盐城市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应用,对符合条件的获证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7.常州经开区:以“近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构建多维产业布局的“新生态”
8.连云港徐圩新区:奋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
9.腾龙化工: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10.稳健医疗: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11.圣奥化学: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12.三钧线缆: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13.三明厦钨新能:获碳中和核查声明
01国家动态
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重磅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该进展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以来我国在产品碳足迹领域的工作进展,从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加强能力建设四个1方面介绍相关工作成效。其中,碳衡科技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首个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碳服务普惠金融项目——“碳数贷”,作为推进碳足迹管理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的重要实践之一,被进展报告收录为典型案例。《报告》指出,“碳数贷”是依托碳足迹画像客群的绿色金融产品,可用于购买碳足迹与碳中和的核算认证服务、绿色电力证书与碳信用证书等碳交易产品,有助于中小微企业解决绿色转型资金压力大、碳管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工信部:部署产品碳足迹核算等三大绿色低碳行动,明确未来三年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
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部署产品碳足迹核算、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急用攻坚,绿色低碳产业、数绿协同领域标准创新引领,节能节水、绿色制造领域标准提升更新等三大行动,明确未来三年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提出加强标准化技术能力建设、政策标准衔接、标准贯标达标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工作效能,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优先聚焦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以及其他减排贡献突出、市场需求迫切、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积极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等标准研制。
工信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6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等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强化标准引领作用。重点研制深井开采、绿色低碳、数字化赋能、新材料等领域标准,加快绿色开采、低(非)氰化提金、黄金废料废渣综合利用、金纳米催化剂等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加强标准贯标推广和实施效果评估,以标准提升引领黄金产业优化升级。
02地方动态
北京市发改委:将以资金鼓励当年度实现碳中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用能单位等主体
6月23日,北京市发改委印发《朝阳区节能减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提出:
对经北京绿色交易所认定,当年度实现碳中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用能单位等主体,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对列入国家、北京市绿色低碳相关试点示范的单位,分别给予国家级示范项目一次性50万元奖励,市级示范项目一次性30万元奖励。
对通过国际或国家级相关标准认证的绿色低碳门店,经审核合格后,按照每个门店2万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四川省生态厅等十四部门:印发《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6月2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四川省财政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
优先推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锂电池、光伏、电炉钢、铝制品、氢、生物燃料、水泥、玻璃、白酒等领域重点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鼓励企业自愿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引导和鼓励政府、国有企业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和推广应用力度。
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装饰装修材料、汽车、纺织、食品饮料等消费品为重点,有序推进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企业主动展示产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碳产品。
优先推动电子信息、电池、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装备、化工等行业重点出口产品优先按照我国具备国际互信力的标准、出口市场规则标准或国际通用标准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提升贸易合规性和产品竞争力。
参与“一带一路”国家产品碳足迹相关工作。
支持成都市开展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重点企业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探索政策支持工具创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公共采购、公众消费、绿色出行和碳普惠等场景中优先采购和使用碳足迹较低产品。
支持电子电器、氢、动力电池、光伏等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开展产品碳足迹行业创新,提升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产品碳标识推广覆盖面和应用水平。
盐城市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应用,对符合条件的获证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6月23日,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方案》指出,实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积极推进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参与编制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省级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应用,对符合条件的获证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探索开展风电装备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推动风电行业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探索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碳标识认证产品。到2030年,新能源装备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得到广泛应用。
常州经开区:以“近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构建多维产业布局的“新生态”
近日,常州市遥观镇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园区内580米的光伏长廊正式完工,并入国家电网。作为常州市首批近零碳试点园区,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力争打造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样板间”。目前,常州市中天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宋剑湖光电科技港、横林电子科创港等7家试点园区正围绕“能源供给零碳化”,统筹推进光伏、储能项目。预计到今年年末,试点园区将累计建成容量71.2兆瓦的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7000万度;建成18.1兆瓦时的储能电站,可形成年充放电900万度的生产能力,每年将减少碳排放量4万多吨。
连云港徐圩新区:奋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
今年以来,徐圩新区积极探索石化化工行业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规划研究,致力于提升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绿色低碳水平和竞争力,奋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徐圩新区将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机制,合理确定重点领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任务,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产品碳足迹认证,推动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
03行业动态
三明厦钨新能:获碳中和核查声明
近日,厦钨新能(股票代码:688778)旗下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获权威第三方机构SGS颁发的碳中和核查声明。
腾龙化工: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南通腾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碳衡科技的帮助下,完成了纸业上游关键化学助剂羧基丁苯胶乳的碳足迹核算,并获得了权威第三方机构SGS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稳健医疗: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稳健医疗(崇阳)有限公司旗下纱布绷带产品获得权威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圣奥化学: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ISO 14064-1温室气体组织碳足迹核查,并获得由权威认证公司颁发的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三钧线缆: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近日,三钧线缆(无锡)有限公司完成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核查,获权威认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核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