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满足上海浦东张江康桥园区中小微企业的绿色转型需求,碳衡科技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和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共同推出定制化普惠贷款产品——“康碳星贷”。
“康碳新贷”将因企制宜,综合考量企业运营情况、碳管理情况、园区推荐等多维因素,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绿色信贷支持,额度高至500万,破解绿色低碳的转型的资金困局。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全球“双碳”目标加速推进、国内绿色转型全面提速的背景下,绿色金融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绿色金融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将企业碳足迹与减污降碳表现作为贷款审批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因素。2025年2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探索逐步将企业碳表现、信息披露等要素纳入银行内部管理流程。金融“活水”正加速流向绿色经济主战场。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尤其是出口型制造企业,正面临绿色转型带来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国际绿色合规门槛持续抬升,例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新电池法、《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ESPR)等,强制要求企业缴纳碳税、提供碳足迹数据与数字护照等,绿色壁垒持续加码;另一方面,国内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绿色融资渠道匮乏、碳核算能力薄弱、技术支持不足等痛点,难以提升“绿色信用”,从而错失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的良机。
为应对这些挑战,碳衡科技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分行,面向张江康桥园区的小微企业,联合推出专属定制的绿色金融产品——“康碳星贷”。该产品以企业纳税、营收数据为基础,融合园区绿色推荐机制及企业碳评估,构建小微企业绿色画像,并将减碳表现与贷款利率挂钩,真正实现“绿色有价、转型可贷”。这不仅为园区小微企业拓展了低成本的融资通道,也为碳数据赋能信贷定价、绿色信用嵌入金融产品提供了本土化实践样本。
“康碳星贷”的推出,不仅是绿色金融产品的一次落地创新,更是 “银行—平台—园企”多方协同模式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延续了碳衡科技与建设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度合作——此前双方已联合发布首个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碳服务普惠金融项目“碳数贷”。
未来,碳衡科技将继续携手建设银行,依托科技能力和金融动能,深耕园区场景,打通企业碳数据与绿色融资的闭环通路,激发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