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跳到内容

碳讯丨新加坡绿色声明监管提速;黄浦区开展快消品碳认证;奔驰新款CLA减碳40%...

本周双碳要闻目录

1.工信部等七部门:积极培育专业化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

2.发改委、能源局两部门:能源规划应与碳排放等指标衔接

3.新加坡:发布新声明指南,强化“绿色声明”监管

4.黄浦区:开展快消品碳认证,引导重点消费领域绿色转型、打造碳中和商城

5.宿迁市:资金补贴碳标签认证企业

6.深圳市:推出“国家绿证居民购”

7.常州市:近零碳试点园区名单公布

8. 厦门市:翔安国际机场打造“零碳机场”

9.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推动水饮料企业参与碳足迹核算认证

10. 永嘉县:资金支持绿色工厂、碳认证企业

11.梅赛德斯-奔驰:新款电动CLA较前代产品减碳40%

12.中德汽车企业共探绿色转型新路径

13.天合光能: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14.天科合达: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01. 国家动态

工信部等七部门:积极培育专业化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

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方案》指出,加大绿色设计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发展节能环保服务,积极培育专业化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增强绿色诊断、能源计量等服务能力。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需求,实施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发改委、能源局两部门:能源规划应与碳排放等指标衔接

9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能源规划管理办法》,《办法》为加强能源规划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制定。《办法》明确,能源规划应明确规划期,内容一般包括:发展基础和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其中,发展目标可包括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的能源规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并做好与生态环保、碳排放等指标和政策衔接

新加坡:发布新声明指南,强化“绿色声明”监管

10月6日,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CS)发布一份《质量相关声明指南》(Guide on Quality-Related Claims),指南提出了企业在进行产品声明时应参考的五项核心原则。《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就其产品或业务相关的特性、用途或益处进行声明。

该指南出台的背景是外界对潜在漂绿行为的关注,以及CCS近期对部分发布误导性声明企业开展的执法行动。

指南中的案例提出:在向消费者宣传这些商品“更有利于环境”之前,供应商应合理核实商品声明及其依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发现上游提供的证明材料存在疑问或不足,供应商应进一步通过第三方核查,或避免展示和宣传未经核实的环保声明

02. 地方动态

黄浦区:开展快消品碳认证,引导重点消费领域绿色转型、打造碳中和商城

9月28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黄浦)实施方案》。《方案》提出:

  • 应用碳审计、碳监测等技术,实施一批商业建筑碳效提升示范工程,打造绿色商场、碳中和商场、高星级绿色建筑等一批示范项目。

  • 探索建立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开展快消品碳足迹认证。推动公共机构、国企建立绿色采购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

  • 重点引导零售、餐饮等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开展“黄浦区商圈绿色消费季”等活动。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推进公共机构消费绿色转型,加大绿色采购力度,加强绿色消费引领。

宿迁市:资金补贴碳标签认证企业

9月30日,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宿迁市财政局印发《宿迁市碳足迹标识认证和CNAS实验室认可奖补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获证企业,每张证书给予最多2万元奖补,单个企业最多奖励5万元;对首次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的企业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

深圳市:推出“国家绿证居民购”

9月30日,深圳上线“居民绿证随手购”服务产品,居民用电用户在手机App缴纳电费时,可通过在“绿证交易服务”一栏进行勾选,购买来自云贵高原等地的绿电,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社会绿色低碳事业作出贡献。绿证如同绿电的“身份证”,由国家能源局核发,每张绿证代表1000千瓦时的绿电。

常州市:近零碳试点园区名单公布

近日,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5年常州市近零碳试点园区名单。

厦门市:翔安国际机场打造“零碳机场”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和两岸交流门户机场。其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思维贯穿机场规划、建设、运营到产业拓展的全领域和各环节,多维度打造绿色低碳机场的“厦门方案”。通过建设光伏电站、绿色三星级航站楼、APU替代设施以及海绵机场等措施,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每年可降碳超过23万吨。

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推动水饮料企业参与碳足迹核算认证

10月9日,淳安县人民政府印发《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深化汾口镇低碳试点建设,为其他乡镇提供低碳发展典型模式。以绿色转型为抓手,开展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推动水饮料企业参与碳足迹核算和认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提升行业绿色竞争力。

永嘉县:资金支持绿色工厂、碳认证企业

10月10日,永嘉县人民政府印发《永嘉县级产业政策(2025年版)》,其中提出:

  • 绿色工厂、供应链、设计产品奖励: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国家级、省级绿色供应链,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国家级、省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15万元。

  • 绿色产品认证奖励:企业首次获绿色产品全项认证证书的奖励5万元;首次获绿色产品分项认证证书(不包括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中自我声明类)或者列入省级以上双碳认证试点企业首次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的奖励2.5万元。绿色产品全项认证和分项认证不得重复申报奖励。(适用于全产业)


03. 行业动态

梅赛德斯-奔驰:新款电动CLA碳排放较前代车型降低40%

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在其最新推出的纯电动CLA车型中引入了与挪威金属集团Norsk Hydro联合开发的低碳铝材料。梅赛德斯-奔驰表示,该车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燃油版前代车型减少约40%。公司正致力于在2039年前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而采购更绿色、更低碳的铝和钢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

图源:梅赛德斯-奔驰官网

中德汽车企业共探绿色转型新路径

10月9日,中德汽车产业代表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研讨会,围绕汽车回收与循环经济展开讨论,探索技术创新与跨国合作推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新路径。德国化工企业科思创公司副总裁约亨·哈尔特表示,循环利用汽车零部件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关注的前沿领域。为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科思创已在中国与蔚来、大众等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材料循环利用和绿色创新。

天合光能: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天合跟踪旗下开拓者系列内2P跟踪支架获得权威认证机构必维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天科合达: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两款产品获得权威认证机构SGS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