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发布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包括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空调、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机、轮胎、电解铝、水泥、人造板和木质地板等17种产品,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发展脉络,呈现最新进展及发展方向。
从2023年我国发布政策提出要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体系开始,已经明确了该制度体系建立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并且在通过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后(如在北京试点电子电器、在天津试点光伏产品、在内蒙古自治区试点山羊绒纺织品、在上海试点钢铁产品),公布了锂电池、光伏产品等试点产品的第一批认证目录。
开端:运用质量认证服务双碳工作,明确要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体系
2023年10月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市监认证发〔2023〕89号)。
提出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直接涉碳类和间接涉碳类相结合、国家统一推行与机构自主开展相结合的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分步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碳相关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等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
要求:加快建立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在产品层面有序建立国家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统一制定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逐步开展产品碳足迹等碳标识认证;在组织、服务等层面逐步建立碳相关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制度。
任务启动: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2024年5月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环气候〔2024〕30号) 。
提出目标: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主要任务: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明确适用范围、标识式样、认证流程、管理要求等。研究制定产品碳足迹认证目录和实施规则。(市场监管总局牵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参与)
启动试点: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并作为绿色金融采信依据
2024年8月
根据89号文,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市监认证发〔2024〕85号)。
提出试点目标:通过开展试点,引导政府、行业、企业等各层级力量广泛参与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以实践为基础推动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形成效益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试点对象:优先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数据收集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带动明显的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电解铝、尿素、磷铵、木制品等产品。
试点要求:1)试点产品所在区域的产业规模或销量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产业链完整度好,区域内或省内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85%以上...具备较好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基础,能够提供较为完整、准确、可靠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2)试点产品所在区域具备较好的质量认证基础与降碳潜能,重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3)参与试点的相关单位具备较好的质量认证基础...熟悉产品碳足迹量化的相关标准与要求,已开展或拟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数据收集工作。
创新机制:推动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采信依据,推动产品碳足迹认证标识国际互认。
试点工作:选取市场监管总局遴选的认证机构作为认证实施主体,依据统一的认证实施规则开展试点认证,获证产品加贴统一认证标识。
全面推进:试点产品目录和遴选认证机构双轨并行
2024年9月
根据85号文,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工作的通知》(认秘函〔2024〕43号),有意愿参与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并针对所选试点产品具备相应能力的认证机构。
2024年12月
根据43号文,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发布《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的通知》(认秘函〔2024〕63号)。
2024年12月
根据85号文,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市监认证发〔2024〕124号)。
2025年3月
根据85号文,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2025年第8号文),明确了认证的适用范围、认证模式、认证流程、标识样式及管理要求等关键内容,标志着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工作取得关键突破。
2025年6月
据124号文,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印发<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市监认证发〔2025〕57号),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通过聚焦细分具体产品,配套后续即将发布的产品专用认证实施规则,将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方案,为企业和认证机构提供一套可操作、可应用、可验证的认证实施指南。
科学核算、三方认证、标识溯源是产品碳足迹可靠性、合规性的必要保障,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是推动企业减排、赋能消费者绿色选择的制度基础。未来,政府将有序推进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大低碳足迹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并通过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企业主动展示产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碳产品,营造全民绿色消费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