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跳到内容

丹麦工业联合会Heidi Berg解读欧盟绿色法规——松绑不松懈

近期,在碳衡科技承办的绿色贸易沙龙活动中,丹麦工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总监Heidi Berg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欧盟绿色法规发展趋势及其对工业的影响”的精彩演讲。随着CSRD、CBAM、ESPR、PPWR等可持续法规不断加码,Heidi从企业层级到产品层级,深度解读欧盟绿色法规要求,并分享了“玩具精灵”LEGO和“航运大佬”DSV的低碳转型标杆案例,为工业企业带来绿色转型应对策略。

Highlight

🔘 可持续法规是欧洲公司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 针对企业和产品层面,CSRD、CBAM、ESPR等法规正在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 Omnibus Proposal综合法案是否表明欧洲的绿色退步?可持续不再重要?

🔘 全球竞争格局下,可持续的重要程度究竟如何?

下文为演讲内容摘录:

关于丹麦工业联合会DI

丹麦工业联合会(Danish Industry, DI)代表丹麦工业界的利益,负责参与政府的立法和产业政策的修改等工作。DI目前有约2万个会员企业,如丹佛斯、格林福斯、威乐克斯、微软、嘉士伯,以及最近在上海新建了一座乐园的乐高。

中国是丹麦最主要、最大的主要进口贸易伙伴,DI认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所以任何涉及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有关的事情,中国尤为重要。


PART.1 欧洲绿色法规带来的巨大挑战

以欧洲绿色协议(EU Green Deal)为核心,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绿色法规,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绿色声明指令》GCD、《可持续生态设计法规》ESPR、《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等。 

CSRD是针对企业层级的法规,大型欧洲公司必须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标准进行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例如碳排放数据)的披露,且需要符合第三方审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公司的责任不仅限于自身,而是延伸至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环境影响现状也会影响到该公司。

还有许多绿色法规与企业规模无关,而是与产品是否在欧洲市场销售有关。所以,如果你是一家向欧洲出口的中国企业,即使你的欧洲客户是不需要遵循CSRD进行ESG报告的小型企业,也仍然需要产品层级的信息。

CBAM

中国企业向欧盟出口钢铁和铝等产品时,欧盟的进口商需要向海关报告产品的碳排放情况,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欧盟本地水平对比计算碳关税。而这一部分额外成本,很有可能被直接转嫁至中国供应商。

绿色声明指令

产品上等),如果声称产品零碳、可回收、可降解等,就必须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即拥有认证证书等证明文件。如果一家公司这样声称而并非如此或无法证明的话,就将面临非常高额的罚款。

目前已经有很多违反这一规定的公司缴纳了巨额罚款。Heidi给到中国供应商的建议是:将约束变成优势。如果你能证明产品是低碳的,并且拥有适当的证明文件,就能转化为优势,因为这样你的欧洲客户就可以将其作为绿色产品来推广。

ESPR

ESPR特别关注可回收性、耐用性、低碳性等。这项法规主要是由公共采购所推动的,如果你在欧洲建造一家医院或者一个学校,无论是窗户、钢材,还是室内装修等其他材料,碳足迹将成为必须了解的数据。

所以,如果你想向欧洲的任何公共政府机构销售产品,需要提供碳足迹的情况将越来越多。数字产品护照(DPP)是欧盟绿色法规所要求的新型能承载各项可持续的信息的工具,也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类产品中。

PPWR

该法规要求包装必须符合制造、成分、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性等要求,例如,2025年塑料包装的整体回收率需达到50%,203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55%。

以上这些法规对中国供应商都有影响,只有对驱动因素和潜在机会越了解,企业的表现才会越好,并且越有可能获得欧洲市场的准入和认可。

PART.2 Omnibus Proposal综合法案是否表明欧洲在绿色退步?

有人可能会问:Omnibus综合法案的提出是否意味着欧盟对这些可持续议题不那么重视了?

Heidi表示,当然不是。从DI的角度来看,最初发布的法规过于庞大和复杂、成本过高。比如CBAM最初的规定覆盖面太广,对许多微小型企业带来的负担过大,随后发布的CBAM豁免条例不仅简化了行政程序,减轻了SMEs和进口商的合规负担,同时依然保持了对钢铁、铝等覆盖行业99%排放量的监管。

这些法规的调整,并不是欧盟不再执行或者认为可持续不重要了,而是为了让它更实用,特别是能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因此,如果有人说欧洲在气候退步,事实并非如此,而是转为更讲求法规的实用性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许多企业已经设定了碳目标,比如SBT,并且投入大量资源去实施。这些公司并没有放弃这些目标,金融领域的投资者也要求企业在可持续方面表现良好。即使是法规修订后,有一些公司不被强制报告这些内容了,他们仍然在践行可持续发展,因为他们信奉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董事会到员工,包括客户都达成了共识。

所以,大环境并没有松懈

PART.3 案例分享:“玩具精灵”LEGO和“航运大佬”DSV

Heidi还以“玩具精灵”LEGO和“航运大佬”DSV为低碳转型标杆案例,为工业企业带来绿色转型应对策略借鉴。

LEGO投入研发,开发了多种包装部件的纸质替代品,通过“以纸代塑”优化包装降低碳排放,同时也满足了ESPR、PPWR等法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LEGO作为链主企业,也带动了材料供应商、包装机械制造商等产业链环节企业的低碳转型。

DSV是一家大型丹麦物流公司,通过改变在中国的运输路线,成功显著降低了整个运输链的碳足迹,同时也满足了客户提出的环保要求。

PART.4 美国政府气候停摆,是否意味着美国市场不再关注可持续?

虽然美国现任政府并不关心气候议题,但由ECOVADIS发布的对大型美国公司的管理高层的调研表明,有48%的企业表示,他们的可持续投资理念保持不变。

所以,在美国,即使不是政府推动,许多公司仍然坚持绿色环保。很多公司已经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好处,并且没有偏离这条道路。

因此,如果中国供应商向欧洲、美国出口,可持续表现依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