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国公司专场对接活动于近日举行。本次活动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指导,洛阳经开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洛阳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领导,洛阳市及洛龙区、洛阳经开区有关领导,ABB电气、碳衡科技、罗克韦尔自动化、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法国海实、瑞士ELAG电子、金冠股份、法国达索系统、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等18家跨国公司、3家相关机构,及洛阳部分县区、市直部门等100余人参会。
会上,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发表致辞。他指出,此次活动旨在为各方搭建对接桥梁,深化合作、寻求机遇。他期待与会嘉宾能以此为契机开展合作,共享开放红利、共同促进发展。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发表致辞
随后,洛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太钢发表致辞,向与会嘉宾阐述了洛阳的历史底蕴与工业基础。
洛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太钢发表致辞
洛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武韬和洛阳龙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国辉相继介绍了区域和园区情况。
活动还设置了专题分享与高端对话环节。ABB电气中国配电系统数字化业务负责人蒋英、碳衡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黄彦翔分别围绕“‘碳’路未来,共建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经开区与企业双碳共振:探索国家级开放平台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主题,分享了绿色转型的前沿洞察与实践路径。
黄彦翔介绍,目前零碳园区的工作部署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商务部和各地方也陆续发布相关方案及政策,指导园区实现低碳转型。
然而,在零碳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类园企也面临着对“零碳园区”的内涵认知及战略定位不清晰、缺乏合规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难以完成清洁能源结构优化等挑战。黄彦翔表示,持续减排是园区绿色转型的核心目标与关键路径,“AI+区块链”数字化技术赋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可以大大降低碳管理成本,与碳足迹等指标挂钩的碳金融项目(如建设银行的“碳数贷”项目和针对园区绿色转型的“康碳星贷”项目)则可以缓解园区能源结构转型的资金压力。
最后,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机械产业部副主任张玮主持的“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对话中,克韦尔自动化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刘喆,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建宇,中航光电副总工程师、制造工程所所长张波利,赛摩智能科技(洛阳)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洪军等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字技术如何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等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nJgQfRthTlPLN84gyvkrUQ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604242423919950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