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滁州图强文具(全称“安徽图强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TPR原料经过精密注塑,成型为规格统一的橡皮,再乘船出海,出现在欧洲、美国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货架上。
这张庞大的国际网络,是图强文具创始人兼董事长赵强从1996年公司成立起,用一块又一块橡皮“拼”搭而成。在他的掌舵下,图强文具稳健经营三十年,成为“中国橡皮擦王”,即使在疫情期间,海内外市场依旧逆势扩张。
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这位行业“老兵”敏锐“调转航向”,带领图强文具走上绿色转型之路。在图强文具总部,赵强接受了碳衡科技的采访,分享了他在绿色时代中看到的“危”与“机”。
“危”:绿色壁垒下的“出海”新挑战
图强文具是一家专业生产橡皮擦、固体胶、铅笔、卷笔刀等产品的文化用品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研发和生产国际性环保型橡皮的企业。
图强文具总部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图强文具已成为橡皮领域的领头羊,在全球文具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建成了国际性市场网络,与美国沃尔玛、迪士尼、法国马培德、英国Helix等知名品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赵强介绍道,“可以说,全球80%以上的国家都有图强生产出口的橡皮擦。”
然而,“商场如战场”,图强文具全球出口进程也受到了新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为代表的一系列绿色法规也为企业出口筑起了新型贸易壁垒。
“机遇总是伴随着困难,困难也常常伴生希望。”面对挑战,赵强展现出从容与野心。他敏锐察觉到,绿色转型的契机已至。
“机”:从“绿色内功”到“低碳身份证”
实际上,要让这艘文具行业的“大船”实现绿色转向,并非朝发夕至。赵强深知,要将“壁垒”变为“机遇”,必须先苦练内功:“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了日常生产运营的每个环节。”
图强文具工厂的屋顶上铺设的光伏发电板
在图强文具的滁州总部,处处可见“绿色升级”的痕迹:无人机航拍视角下,光伏发电板铺设在厂房屋顶,在阳光下汇成一片蓝色的海洋;分布式储能项目偏安园区一隅,各类投资引进的绿色技术与节能装备也在生产一线高效运转;流水线上,先进的MES管理系统将生产数据实时汇集,让生产全流程变得透明可视,为智能调度和质量追溯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通过这些绿色举措,图强文具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绿色化,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也成功推动了再生料、可回收料、固废的回收利用。
就在今年,图强文具荣获“滁州市绿色工厂证书”,为其在可持续与低碳实践领域的领先地位再添一笔权威注脚。
下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这些“绿色内功”又要如何向全球客户展现,让他们认可产品的绿色属性?图强文具选择用数据说话。
在2500多款系列产品中,图强文具以核心产品TPR材料橡皮作为突破口,从设计源头开始减碳,使用再生材料制造。
在此基础上,图强文具更进一步,携手碳衡科技,率先为这款核心产品进行了碳足迹核算,并获得了第三方权威机构TÜV南德出具的认证证书。“这当于为它配备了‘低碳身份证’,成为了出口国际市场、打破‘绿色壁垒’的坚实‘护盾’。”赵强说。
为了让这张“身份证”透明可查, 图强文具还将TPR材料橡皮的碳足迹信息上传至“中国轻工工艺品双碳信息披露平台”。通过该平台,图强文具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碳足迹信息的可见、可溯、可认,让客户与消费者可以自主浏览查看。
“探”:以“碳”为笔,描绘B2C新蓝图
在为TPR材料橡皮完成碳足迹认证后,赵强开始将图强文具的商业版图扩展至更广的领域。他并不满足于只做B2B的“隐形冠军”,而开始积极布局ToC销售,打响“图强文具”的品牌招牌。
今年夏天,图强文具在抖音试水直播带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低碳”也将成为他们触达C端消费者的下一个锚点。德勤相关报告显示,约三分之二的Z世代(64%)和千禧一代(63%)愿意花钱购买环保可持续产品或服务¹,而当前文具C端市场的“家长”消费者主体,正是出生于1983年1月到1994年12月之间的千禧一代。
赵强清楚地认识到,“碳足迹认证”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通行证”,更是C端消费市场的“新语言”:“接下来我们也将为更多产品进行碳足迹认证,并打造真正的碳中和产品。”
从B2B的“绿色突围”到B2C的“品牌心智”,图强文具正以“碳”为笔,书写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图强文具将继续打造绿色工厂,专注低碳设计,生产低碳产品,持续做好自身的碳管理,推进企业低碳转型。”赵强说。
图强文具TPR材料橡皮亮相2025年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当被问及未来愿景时,赵强许下了铿锵有力的绿色承诺:“我们将以绿色智造引领文具行业变革,以卓越品质铸就中国品牌,开创全球文具的低碳新纪元!”
图强文具的绿色实践,为中国制造业的出海之路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范本。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与日益严峻的“绿色壁垒”,主动进行低碳转型,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资料:
[1]德勤全球2024年Z世代与千禧一代调研报告, https://www.deloitte.com/content/dam/assets-zone1/cn/zh/docs/about/2025/deloitte-cn-2024-genz-millennial-survey-zh-240529.pdf


